近几年,玉林频频“落子”布局,搭建高端平台,提升“南方药都”的影响力、辐射力。2009年,占地千亩的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投入使用,玉林从此拥有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。至今,玉林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的药博会已成为我国(中国)中医药行业第三大展会。今年,同期举行的论坛和药博会将强强联合、优势互补,进一步构建长期稳定的中国-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机制。
“从路边小摊汇集成如今的药都,不仅显示了玉林人非凡的商业天赋,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培育。”玉林市副市长丘德奎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描绘了“南方药都”的战略目标:立足广西,面向东盟,努力把玉林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市场和信息中心。
园区推动 加快发展百亿中医药产业
在上个世纪80年代,在火车站附近一带便形成了玉林最早的中药材圩市,来自玉林各地的中药材在此汇集。1988年,在政府引导下,玉林市中药材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,成为了全国首批获批准开办的、也是广西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。市场贸易逐渐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,产品远销日本、韩国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,玉林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南方药都”。
在福绵区樟木镇旺老村,不时会看到一片片草坪,远看如同城市的绿化草地,近看却发现,那“草”是带刺的。这可不是草,而是近年来为农民带来好收成的“宝”——中药材天冬。
旺老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,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种植天冬,如今在本村及外村租借土地种植天冬3000多亩,成为远近有名的“广西天冬种植第一村”。
“在专业市场带动下,我们本村种植天冬有1000多亩,产值2000多万元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等地。”村民莫森说。
玉林气候温润,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悠久。据统计,全市共生长有1000多种中草药,是八角、沙姜、肉桂、鸡骨草等10多种中药材主产地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玉林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,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业产值4亿元左右。
近年来,玉林以规划为先导,科学谋划建设“南方药都”,出台了《玉林市百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》,提出了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市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的总体目标。
该市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,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,加快发展百亿中医药产业。玉林健康产业园位于玉州区,规划占地面积12.4平方公里,主要以生物制药、中药材加工、保健品、食品加工、医疗设备、器械设备制造等产业为主,带动中药种植业、物流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。核心区规划面积 5000亩,拟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,已有38家企业入驻。目前,玉林健康产业园已获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自治区A类园区,正申报中国-东盟传统药业产业园。力争10年内,把园区打造成聚集一流中医药人才的南方健康产业品牌基地、最具竞争力的中国-东盟合作机制先进高科技生物制药、中药制药贸易出口基地,建设成为集生产、流通、商贸、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和现代商务新城区。
面向东盟 做大做强“南方药都”
玉林依托中国-东盟博览会影响力,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药博会,经贸成效显著:累计有5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,80多万人次到会参观采购、洽谈生意,累计达成贸易合同成交额102.95亿元,累计签订投资合同项目66个,投资总额133.25亿元,药博会成为我国中医药行业第三大展会。
借助药博会,加快构建中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网络,打造中国-东盟中药材集散地已成玉林上下的共识。据介绍,玉林市确定以“做大一个南方药都,做强两个产业集团,做成三个服务平台,做好四个基地市场”为基本思路的发展方向,在中药材种植领域、中药材流通领域、中药材生产加工领域、中医医疗领域、中医药保健旅游领域“五大重点领域”进行了科学规划。
玉林提出,通过有步骤有计划进行“六大重点任务”,立足玉林,完善服务,面向东盟,打造南方药都;完善产业链条,强化根基建设,培育南药种、养殖业;建设生产基地,提升产业含金量,鼓励利用金融资本,推动玉药上市;建立名贵药材期货市场,搞活中药主题的资本市场;整合医疗资源,构建医疗产业群,做大医疗保健市场;利用中药产业优势,整合旅游文化资源,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。
为此,玉林市将重点实施中国南方药都核心区建设、中国南药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、中国南药加工生产基地、玉林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建设、中国(玉林)东南亚中医骨伤医疗中心、玉林休闲养生城、校地合作新药创制研发平台建设重大专项,全面壮大中药工业,继续提升中药商业,培养中药大企业集团,打造南药知名品牌,实现玉林中医药产业的新跨越。(苏必庆 王钐)
来源:广西日报